“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需在前沿科技和產業變革領域,組織實施未來產業孵化與加速計劃,謀劃布局未來產業。今年年初,浙江出臺《關于浙江省未來產業先導區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要打造30個左右特色鮮明、引領發展的未來產業先導區。
7月15日,“創見未來”產業論壇在杭舉辦,筑龍股份總經理吳許杰受邀出席。本次論壇由杭州市工業企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主辦,浙江省數字經濟學會、浙江省智慧城市促進會、拱墅區祥符街道支持。與會嘉賓圍繞未來網絡、未來健康、未來商業、未來創業四大主題,共同探討產業發展趨勢,挖掘時代新動能。
▲“創見未來”產業論壇成功舉辦
隨著論壇的舉辦,杭實·工投創智示范區精彩亮相,并正式成立了未來產業發展聯盟,涵蓋股權投資、企業社群、物聯網醫療、物聯網公共安全等領域的多家企業,為未來產業“添智助力”。
▲未來產業發展聯盟成立
驅動未來產業創新成果
注入全新樣本
對于“什么是未來產業”,雖然目前國內外科技界和產業界對未來產業的門類尚無明確的界定,但對其內涵的理解高度一致,即指對推動未來全球經濟社會變遷起到關鍵性、支撐性和引領性作用的前沿產業。近年來,在杭州這片創新創業的沃土上,涌現出了一批在前沿領域實踐的企業,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聚焦“產業向新”,論壇邀請到了元宇宙、AIoT、數據智能、智慧醫療等產業的代表,多維度展現未來產業活力。
浙江省智慧城市促進會常務理事、浙江正元數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旭光重點解讀元宇宙并例舉其應用。
產業解讀
宇泛智能、水母智能、隱形冠軍聯盟創始人多元化解讀創新產業。
作為特邀嘉賓,吳許杰參加了以“如何布局未來產業”為題的圓桌會議環節,重點探討了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路徑中的難點及經驗。
吳許杰表示:當鋼筋水泥的傳統建筑遇上互聯發達的數字科技,建筑業嶄新的圖景正徐徐展開。筑龍深耕建筑業十余年,全身心投入客戶價值創造,打造互聯網+建筑生態圈,為建筑業賦能。
結合在建筑垂直細分領域的經驗,吳許杰分享了自己在市場布局上的思路。一是堅持標準化,高質量打磨產品。國家提倡高質量發展,就要求企業做到產品標準化和管理精益化,最終構建出產業大腦的形態。筑龍決定聚焦建設通時,就確定了“快、全、準”的方向,經過多年的技術積累和行業深耕,初心堅定地走在行業信用體系建設的道路上,持續推動行業公平競爭和透明發展,營造誠實守信的建筑工程招投標市場環境。二是聚焦非標準化領域,支持定制。哪怕人工智能再發達,也離不開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在眾和軟件層面,研發和打磨必須要深扎業務環境,如果不了解行業和客戶情況,就會導致產品和方案實施困難,所以眾和最大的特色就是接地氣,以強大底座支撐客戶個性化需求。三是公開和規范,打造企業口碑。我們都要做公眾公司,做規范的公司,和客戶做一輩子的生意。
▲筑龍股份總經理 吳許杰
吳許杰強調,筑龍要成為一個健康、陽光的企業,對外盯緊市場和客戶,對內則是倡導文化的凝聚,員工都要深刻踐行企業價值觀。未來,筑龍將繼續投身于客戶價值的創造中,進而打通其上下游企業,為建筑企業提質增效。
聚焦四大未來產業模塊
下好發展“先手棋”
站在科技和產業融合變革的十字路口,全球主要發達國家和先進城市,都在搶先布局未來產業。如何將新技術和不同的產業融合?哪些領域會成為未來產業的關鍵力量?像杭州這樣兼具創新資源和產業特色的城市,如何發揮優勢?杭實·工投創智給出了一種解答。
▲陳柏林
杭實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陳柏林發表致辭。杭實集團是杭州市政府直屬的國有全資大型投資集團,近年來深耕產業園區的建設運營、新興產業的股權投融資等業務,在產業投資和產業服務上持續發力,既在做強杭州產業基礎上見擔當,更在做好企業服務上見作為。工投發展作為杭實集團的產業園區投資平臺,以園區為媒介集聚了一批優質企業并全方位做好一站式配套服務。
▲翁劍雄
“我們是產業園投資商”,工投發展董事長兼總經理翁劍雄在致辭中指出,工投發展持續踐行產業園區發展戰略,隨著首期規模10億元、面向產業園及相關產業的產業園投資母基金落地,將更好地運用“基地+基金”的雙輪驅動發展模式,構建良性循環的產業園生態圈。
杭實·工投創智正式提筆書寫打造未來產業的新篇章。園區將加快人才聚集、加快產業聚集,建設成為杭城一流的高品質產業園區,為時代留下一份關于產業發展的深刻記憶。
此次論壇的舉辦,將助力未來產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并加快未來產業與各行業的互動融合發展,為杭州雨林式的產業生態注入全新樣本。
未來,筑龍股份也將不斷發揮自身優勢,在國家戰略指導下,持續提升在大數據、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水平,加強與各行各業的交流與融合,碰撞出更多新合作、新模式與新業態,共同推進實現城市更加“智慧”。